四川火鍋為什么是麻辣的味道?

發表日期:2019-02-26 文章編輯:麻辣空間 瀏覽次數:5232 標簽:麻辣空間

除了各色菜品之外四川火鍋最大的特色就在于麻辣的味覺刺激。雖然今天各地四川火鍋品牌為了照顧不同口味的消費者,不斷在制作火鍋鍋底上推陳出新,推出了鴛鴦火鍋(清湯、紅油兩種鹵汁)、一鍋三味奔馳鍋的火鍋,但四川火鍋口味的基本配置依然是麻辣受推崇的還是麻辣風味

1.jpg

一些四川火鍋的狂熱愛好者,甚至將潮汕牛肉火鍋這樣的品類打為異端,“清湯寡水也叫火鍋嗎”是他們經常使用的嘲笑用語,可見麻辣風味四川火鍋中的地位。

不過,不是中國人屈服于麻辣火鍋,而是麻辣火鍋滿足了中國人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。食辣的增加是全球的一大餐飲趨勢,中國也不例外。川菜系最常使用的小米辣、朝天椒、七星椒,只是處于幾十種辣椒辣味等級的中下游。換句話說,對于東南沿海地區那些不經常吃辣的人來說,四川火鍋當然算“很辣”;但對于更多地區的人民來說,四川火鍋的辣味則處在可以接受的范圍。

2.jpg

然而,四川火鍋并不是天生如此。就如同中國人并不是天生愛吃辣,四川地區的人民也不是天生就能吃辣,大家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訓練才適應辣椒的重口味。著名國民歌曲《辣妹子》中的“辣妹子從來辣不怕,辣妹子生性不怕辣,辣妹子出門怕不辣”,其實是對四川地區人民的經典誤讀。

一般認為,現代川菜的麻辣口味由四川盆地潮濕悶熱的地理氣候條件所決定。但其實,宋元明及清前期是中國飲食文化中麻味發展最盛、影響最大的時期,幾乎全國上下均食用花椒,僅明代宮廷每年即購入川椒近8000斤。所謂潮濕悶熱地理氣候條件論,站不住腳。

事實上四川火鍋能做成麻辣味道,純屬機緣巧合。川菜口味經歷了一個由甜至咸,最后再到辣的變遷過程。在前現代社會中,菜品的改變與內生于食材和燃料的相對成本和豐裕程度有關。唐宋時期四川口味偏甜,可能是因為四川蔗糖業發達,是全國主要的產糖區。而川菜從偏甜轉向清末形成的現代麻辣川菜之前,經歷了大量使用食鹽的階段。

這種由甜入咸的變化,可從蔗糖和食鹽在四川的產量變化趨勢窺出一二。隨著開采技術的進步,四川鹽業技術出現了飛躍,至十八世紀中期四川人均食鹽年產量可達20斤。

明末清初,改朝換代,四川遭受重創,人口大量損失,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,蔗糖生產大受打擊。而食鹽相對變得豐裕,烹飪也就相對偏向咸。

清朝初年,食鹽產量保持增長勢頭。但到太平天國運動時期,淮鹽至湖廣的運道被堵塞,清政府采取“川鹽濟楚”的策略,四川鹽產量迅速提高,每年向兩湖地區輸出的食鹽總量超過1億斤,鹽商受利潤趨勢,更愿意向高價的兩湖地區售鹽。

此外,清朝“湖廣填四川”,四川人口持續增長,本地的食鹽平均量自然減少。而原產美洲的辣椒傳入,開始在四川成為替代食鹽的重口味作料。

3.jpg

辣椒傳入中國始于葡萄牙商人在澳門建立的殖民地,從中國東部的沿海地區,于1684年逐漸向內傳到湖南,1749年到了四川。歷史學家羅伯特·恩騰曼認為,到1680年左右,四川只剩下一百萬左右人口,但在1667-1707年間,有170萬移民遷徙到四川。

所以,辣椒被湖南湖北移民帶入了四川。辣椒在熱帶和溫帶氣候條件下都很容易生長,可長期儲存,便于運輸。而且與鹽和黑胡椒等作料相比,辣椒相對便宜。而對食鹽養成重口味習慣的四川人民來說,辣椒便備受歡迎。

4.jpg

辣椒作為香料,可以賦予食物次生化合物的殺菌作用,清理食物的病原體。辣味可以掩蓋食材的不新鮮和腥味,在那些食材容易腐壞的地區,辣椒都更容易受到人們追捧。把豬腦花這樣的內臟丟進麻辣火鍋中,你就很難吃出它的腥味。所以,當火鍋在四川出現時,麻辣口味已是常態。

 


?
99久久免费国产香蕉麻豆,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,日本免费不卡一区在线电影,国语对白高潮呻吟久久无码
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 |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久久 |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| 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|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|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|